【讀古詩品人生】答鐘弱翁、答人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古詩詞是中國文學的經典形態,是中國文化的感性表達。讀古詩詞能懷古論今、藉慰自己,彷彿穿越回遙遠的年代,探索到不同年代的思想、生活。讓我們與古詩詞的美好重新相遇,一起來體會詩中的人生百味吧。

生活在紅塵濁世中,很難做到時時刻刻保持著淡泊平和的心態。有的人太執著世間名利,以致本性無法清醒;然而,有的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種超凡脫俗的心靈。我們來欣賞以下兩首答覆人問話的詩作,也可對比出背後相關人物的這兩種心境差異。

《答鐘弱翁》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語譯】綠草鋪遍了原野六七里,晚風中吹笛三四聲。回來吃飽飯已經黃昏後了,沒脫下蓑衣就倒臥在明月下休息(或看天空中的明月)。

【作者】牧童,生平不詳。標題中提到的鐘弱翁,名傅,弱翁是他的字,北宋人,官至龍圖閣直學士。以此可推斷這位牧童應該也是宋代人。

【品讀】牧童在遼闊的原野中放牛,傍晚歸來隨口吹著疏落的笛音。吃過晚飯灑脫自在地倒臥在月光下,身上還穿著蓑衣呢。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整首詩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讀者的心靈感到安寧、清幽平靜。

首句「草鋪橫野六七里」,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鋪」字表現出草原的茂盛和給人平緩舒服的感覺。

第二句「笛弄晚風三四聲」,晚風中牧笛聲聲。「弄」字傳達了風中笛聲時斷時續的悠揚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

第三句「歸來飽飯黃昏後」,描寫牧童放牧歸來,吃飽飯已經是晚霞時分了。

末句「不脫蓑衣臥月明」,刻劃牧童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的無牽無掛。

這首詩的詩題是答覆鍾弱翁的問話,有個挺有意思的神仙故事。

明 顧繡《八仙慶壽挂屏 呂洞賓 軸》。(臺北故宮博物院).jpg

據《西清詩話》記載,鐘弱翁統帥平涼時,有位道士前來拜訪,這位道士氣度不凡,態度從容,跟牧童牽著黃牛而來。鐘弱翁感到很奇特,指著牧童說:「道人能以此賦詩嗎?」

道士笑著說這個小孩就能作詩了,鍾弱翁不信。牧童應道士之請,馬上揮筆寫下了這首詩。離去後,人們看見道士挑著兩大甕,高歌出城,於是評斷說:「甕乃兩口,豈洞賓耶?」意思是兩甕有兩口,兩口為呂,難道是呂洞賓嗎?

八仙中的呂洞賓為唐朝人。《宋朝國史》記載:「關中逸人呂洞賓,年百餘歲,而狀貌如嬰兒,世傳有劍術。」一百多歲的呂洞賓,面貌卻如嬰兒般細嫩,可見已經是神仙了。

那如何才能得道成仙呢?呂洞賓《自傳》中寫道:「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色慾,是吾之劍也。」提出了修煉應當從消除七情六慾著手。或許,誰能慧劍斬情慾,使自己不起妄想慾念,成仙之路就不遠了吧!

呂洞賓飛昇成仙後屢次出現在民間,點化警醒世人,相傳這首詩就是為點化迷失在名利中的鐘弱翁。鐘弱翁虛報邊功而被貶謫,於是呂洞賓令牧童寫下此詩,希望詩中淡泊名利、心無牽掛的牧童心境,能讓鐘弱翁醒悟,捨棄名利的束縛,獲得心靈的自由。

元代道士苗善時對這首仙詩也寫了一首詩相唱和:「師父牧童已顯名,長歌兩口振希聲。弱翁追索空惆悵,只為緣輕性不明。」鐘弱翁執著世間名利,本性無法清醒,也只能空嘆仙緣太薄了。

草舖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明慧網)

《答人》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語譯】偶然來到松樹下,找塊石頭安穩地睡上一覺。因為山中沒有日曆,只曉得冬去春來,卻不知道現在是何年何月。

【作者】太上隱者,唐代的隱士,隱居於終南山,自稱太上隱者,生平不詳。

【品讀】這首詩的詩題「答人」,即答覆人家問話的意思。據《古今詩話》記載:「太上隱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從問其姓名,不答,留詩一絕云。」可以想見,當人們在山中遇到這位隱者時,一定會問些是何方人氏?為何到此?高壽若干等問題。

於是作者以詩句來回答,並署名太上隱者,告訴他們他是一位年紀很大的隱者,會到這個地方,完全是一種偶然,想要休息了,就隨意找塊石頭躺下。至於年齡有多大?隱者的回答很幽默,他說因為山中沒有計算時間的曆書,雖然曉得冬去春來,但是不知道現在是何年何月,也就無可奉告。

這與其說是「答人」,毋寧說是傳神的無題目詩作,呈現一種無意作詩、隨緣答問的無心與自然。松樹、石頭、山中、寒盡等,整首詩呈現一片大自然開闊遼遠、清涼安寧之貌,以及隱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曠達境界。

第一、二句「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偶來」是一種隨性的逍遙,無心的邂逅,行蹤顯得非常自由無羈;「松樹」點出了山間優美的景致、與參天地而蒼勁長壽的意象,正與隱者相合;「高枕」呈現一份安之若素的自在,心中坦蕩、無憂無虞的樣貌。偶然來到松樹下,枕著樹下石頭就悠哉酣眠起來,真是灑脫到家了。

「眠」字有兩重意義,一是指身體的睡眠,二是蘊含了「息慮」與「無念」。試想世俗中人,煩惱牽掛不斷,經常睡不安穩,還要靠醫藥幫助;道家隱士心無掛礙,高枕而眠,何等恬淡無憂!

第三、四句「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表現出一種超然的灑脫,跳出人間的羈絆,連人世間紀年月日的習慣與執著、掛礙,也一併放下,只依著自然寒暑氣候變化來度日;與天地一體,融入時間的長流中。真有莊子「棄知去己」的自然無為境界!

詩作答覆的話雖然平淡無奇,卻一語雙關,告訴人們要想過像他那樣的生活,就要行為自在,心中無懼,不受塵俗干擾,那麼瞬間也是永恆,年月日也就不具任何意義了。寫出高人隱士的無心自在與忘懷世事的高致灑落,呈現道家行者無為無心、純任自然、逍遙安樂的超脫精神。

讀了這首詩之後,會不會讓你想到作者「太上隱者」就是一位修道有成的神仙,不然怎麼會寫出這樣不帶人間煙火的詩句來呢?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明慧網)

【關聯文章】
讀古詩品人生

明慧網原文:
【讀古詩品人生】答鐘弱翁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65/A05/index.html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42/A05/1716/【讀古詩品人生】答人.html

(本文圖片説明:《宋人牧牛圖 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您可能喜欢我们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