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詩品人生】遊月陂、秋思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古詩詞是中國文學的經典形態,是中國文化的感性表達。讀古詩詞能懷古論今、藉慰心靈,彷彿穿越回遙遠的年代,探索不同時代人們的思想、生活。讓我們與古詩詞的美好重新相遇,一起來體會詩中的人生百味吧。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有句:「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似乎有種吸引力,許多人常在入秋之後,內心就變得較為多愁善感。秋風落葉,思念遠方親友;大雁南飛,勾起秋思萬千;登高放目,一吐胸中塊壘。

一起來看兩首與秋天有關的古詩。

《遊月陂》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閒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語譯】月光下在陂堤上四處閒逛,北邊有一座矗立半空的百尺高台。眼前的景物已隨著秋天的到來發生變化,顯出蕭條的景象,姑且先喝上一杯作為迎接夜晚涼意的開端吧。水中的雲影與天上的白雲悠閒地相互映照,林下的流泉聲雖然微小,但只要心緒寧靜自然就聽到傳來的聲音。那些變化無常的世間事何必計較,只要遇到美好的節日我們就相約再聚吧。

【作者】程顥,字伯淳,北宋理學家,世稱明道先生,河南洛陽人。

【品讀】這是詩人與同伴在月下同遊陂堤,並登上百尺台觀賞景色的感懷之作。月陂是湖澤的名字,因形如月,故名月陂,遺址在今洛陽洛水之南。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點出夜遊的地點及主景百尺台。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寫出登上百尺台後的感覺,舉目四望,發現景色已隨秋天的到臨而顯得蕭條,於是喝上一杯以為助興。

「水心雲影閒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是看到景色後的領悟,水、雲相照是動中有靜,林、泉相依是靜中有動;動靜相容,機在其中。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是受到景物變化的啟發,引起對人生態度的感悟。既然看不透世事變化的玄機,那麼無常也是一種常態,就沒甚麼好計較的,只要在佳節能約幾個朋友相聚就是很大的快樂。抒寫了放下執著、隨遇而安的淡泊情懷。

說到「世事無常」,一直是人們非常在意的事,自古以來有很多人研究過它。真的是無常嗎?為甚麼會無常?有甚麼辦法可以避開?總是無法得到一個圓滿的答案,又無法證實它不是無常的,因此只好認定它是無常的。

既然看不透世事變化的玄機,那麼無常也是一種常態,就沒甚麼好計較的,只要在佳節能約幾個朋友相聚就是很大的快樂。抒寫了放下執著、隨遇而安的淡泊情懷。(清仇英《人物故事图册》-浔阳琵琶。公有领域)

其實,人生、世事都有一定的進程,是按照宇宙的法則事先安排好的。它不會突如其來、變幻莫測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必須靠我們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只是人無法透視未來,又站在自己的想法上看問題,所以才會覺得每一步都是驚奇,每一步都是意外。

我們今天所遇到的結果,其實是我們過去自己所作所為的積累。不管喜不喜歡,都要接受,否則不就成了不負責任了嗎?能夠這樣去想、去做,並且認定是應該得到的結果,那麼還會怨天尤人嗎?

但也有走不出來的人,被自己的執著打敗,心中充滿了怨懟,失去調整自己、順應拂逆的機會,可想而知他的人生一定不會自在,因為他逆天而行。

《秋思》

利慾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
日長似歲閒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語譯】人的利慾之心就像萬隻火牛一樣驅趕著人,還不如當一隻浪跡江湖的沙鷗。閒暇無所事事的時候才感覺一日漫長似一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無事了。在搗衣棒的敲擊聲中,深巷裏的明月漸漸西沉,井邊的梧桐樹搖動而落葉,可以想見故鄉也是秋天了。想極目遠眺,苦於沒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東漢伏波將軍陳元龍(陳登)站在百尺樓上,高論天下大事呢。

【作者】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詩人、詞人,是中國歷史上自作詩留存最多的詩人,後人每以陸游為南宋詩人之冠。

清人繪畫 《陸游畫像》。(公有領域)

【品讀】《史記》記載,戰國時代齊國將領田單,發明火牛陣的戰術。夜間用千餘頭牛,尾巴綁上浸油的蘆葦,點火燃燒,牛群猛衝敵軍,燕軍大敗。

一、二句說出了人生大道理,利慾熏心的人們,就像被火牛陣驅趕似地汲汲於名利,早就被私慾矇蔽了心智,受利慾所驅,無法真正地主宰自己,這是人最可悲的事啊!不如跳脫出來,像自由自在的沙鷗一樣,不與人爭名奪利,做個浪跡江湖的閒人,天大的事也不想計較了。

三、四句寫出滿耳秋聲、梧桐葉落,讓陸游不由得想登高遙望家鄉的秋光,並抒發壯懷。

陸游身在國家積弱不振的年代,從小就有抗金救國的壯志。他才氣超人,但仕途坎坷,因為力主抗金,屢次被主和派阻撓,甚至冠上教唆用兵的罪名而遭免職,但他的報國熱誠絲毫不減,曾作《示兒》一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陸游死前仍為南宋不能收復國土而悲傷,希望兒子在北伐中原復國之日,祭拜時別忘了告訴他。

陸游知道「利慾驅人萬火牛」、「死去原知萬事空」,利慾會迷失人的心志,萬事到頭總是空,所以他淡泊名利、樂觀豁達,雖在逆境中,到晚年仍耳不聾、眼不花,活到八十五歲的高壽。

這樣的思想基礎其實源自陸游的家傳氣功,陸游的高祖陸軫曾遇見唐代道士施肩吾(世稱「華陽真人」),傳授陸軫氣功秘訣《三住銘》,此後代代相傳,就是陸游《歲晚幽興》詩中所說:「全家共保一忍字,累世相傳三住銘。」

陸游一直堅持煉功,他在《羈懷》詩中寫道:「閉戶惟須學堅坐,不知更敗幾蒲團。」他持續地打坐,已經不知坐壞了幾個蒲草墊子了。

靜坐養生的效果使他「已迫九齡身愈健,熟視萬卷眼猶明。」(《難遣老懷》)快到九十歲身體越強健,看書仍眼力不減,甚至「兩眥神光穿夜戶,一頭胎髮入晨梳。」(《養生》)兩目神光可看到夜間景物,且出現白髮脫落又長出黑髮的神奇現象。
陸游一直堅持煉功,他在《羈懷》詩中寫道:「閉戶惟須學堅坐,不知更敗幾蒲團。」持續地打坐,已經不知坐壞了幾個蒲草墊子了。(清徐天序山水畫《坐禪》,台北故宮博物院)

【關聯文章】
讀古詩品人生

【延伸閲讀・專輯】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
顏氏家訓
神韻演出

明慧網原文: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82/A05/3425/【讀古詩品人生】游月陂.html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81/A05/3379/【讀古詩_品人生】秋思.html

(本文主圖説明:秋風落葉思萬千。公有領域)

您可能喜欢我们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