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詩品人生】題淮南寺、題破山寺後禪院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古詩詞是中國文學的經典形態,是中國文化的感性表達。讀古詩詞能懷古論今、藉慰心靈,彷彿穿越回遙遠的年代,探索不同時代人們的思想、生活。讓我們與古詩詞的美好重新相遇,一起來體會詩中的人生百味吧。
以下兩首題壁詩,是詩人看到景緻有感而作、抒發胸懷的作品。
《題淮南寺》
南去北來休便休,
白蘋吹盡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
一任晚山相對愁。
【語譯】不管走南到北,我只要想歇息我就歇息,自由自在,蕭瑟秋風把江裏的白蘋花吹盡後,楚江是一片晚秋景象。我不是一個對秋意會感到悲傷的人,所以也就不管夜幕中楚江兩岸的山巒如何愁眼相對了。
【作者】程顥,字伯淳,北宋理學家,世稱明道先生,河南洛陽人。他與其弟程頤早年師事周敦頤,後來開創了「新儒學」,因二人長期在洛陽講學,世稱「洛學」。主張「天即理」,以識得仁者(義禮智信)之理為主,認為教育的目的在培養聖人。
【品讀】這首詩是詩人秋天到揚州淮南寺遊憩時,見秋江白蘋為風吹盡而題在寺壁上的即興之作。詩中的「白蘋」為水鱉的別稱,一種水生植物,夏、秋間開白小花。
由於詩人是一位理學大師,所以寫出來的詩充滿哲學的意味,不同於一般詩人偏重情緒的訴求,題在寺壁上也有把自己的體認告訴世人的意思,他以看到的景象為例,用來說明:
觀察事物不要被情緒迷惑,而應以順其自然的理性角度來認知,才能發現世事變化的真意。
第一句「南去北來休便休」是詩人看到行人來往,強調自己對南來北往或行或止的態度,完全不受人為的拘束,怡然自得,行其當行,止其當止。
第二句「白蘋吹盡楚江秋」是詩人藉由景物的變動說明天時的推移,當江上的白蘋不見了的時候,就是晚秋的到來,年年如此。天時的推移是大自然的規律,同樣不受人為的影響。
第三句「道人不是悲秋客」是詩人對自己的要求與肯定。他認為自己是一位修道的人,已認識到天地之理,不應該對萬事萬物的變動再起執著之心,隨遇而安。
所以第四句 「一任晚山相對愁」就是詩人對那一片秋色所作的最好的對應態度——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就是這首詩的主旨,從行動的自由、天時的推移到對應的態度,無一不是強調要順其自然。詩人體認到順其自然是宇宙的法理,也是醫治人間紛擾的不二法。
自然就是清靜無為,沒有私心,沒有愛惡。凡事順其自然,就不會產生執著的心,做一些勉強的事。
這樣一來反而能做出一些偉大的事,老子說:「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逕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語譯】清晨走進這座古老的寺廟,旭日初升映照著高大的樹林。曲折小徑通往幽靜的處所,僧院深隱在茂盛的花木中。山林風光正符合鳥的自然天性,使鳥兒愉悅地遨遊其中,潭水倒映,使人心純淨。此時萬物寂靜,只聽到迴盪的鐘磬(音慶,qìng)聲。
【作者】常建,字少府,唐代長安(陜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詳。開元十五年進士,和王昌齡同榜,天寶年間當過盱眙(音虛宜,Xū yí.,地名)尉的小官。官場不得意但耿介自守,漫遊山水,後隱居鄂渚(今湖北)。
【品讀】破山寺位於今江蘇常熟市虞山北麓,本名興福寺。南朝年間開始建造,寺在破山之上,俗稱破山寺,唐懿宗咸通九年賜匾額「破山興福寺」。與杭州靈隱寺、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同為著名的江南古剎。
唐代杜牧《江南春》詩作中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即言南朝寺廟之多。南朝由於佛法興盛,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頗多,破山寺就建於南朝的齊代。
關於破山寺的名稱還有個有趣的傳說。唐太宗貞觀年間,一個白鬍子老人常到破山寺聽經,高僧問他從哪裏來,老人說:「我不是人,是龍。」高僧不信,老人現出白龍原形,高僧誦咒召來揭諦神(據說是護持佛教的護法神),揭諦神變成黑龍與白龍互鬥,白龍鬥敗後沖山而去,寺前山崩而成溪澗,故稱破山。
破山寺正山門前的水澗則稱破龍澗,又稱鬥龍澗、降龍古澗。澗上羅漢橋傳說是羅漢所架,橋面為整塊巨石,有十幾噸重。
清晨走入清幽僻靜、花木繁茂的破山寺(興福寺),禪院中山光水色愉悅鳥性、淨化人心。此時萬籟俱寂,只聽見宏亮悠遠的寺院鐘磬聲。常建藉由寫景抒發禪趣,似乎在喚醒沉迷於世間名利的人們,整首詩超凡絕俗而寓意深長。
煩惱常起於人心的複雜多欲,若能使心靈空無,知足自然常樂。小孩心思單純,也是容易快樂的原因,所以有人說「常保赤子之心」是使人心靈成長的一種方法。
破山寺內楹柱上的對聯尤其發人深省:
解脫門開誰肯入,浮生夢覺自知歸。
人生短暫,浮生若夢,這似乎說出了人類最終返本歸真才是真正解脫的道理。
【關聯文章】
讀古詩品人生
明慧網原文: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58/A05/2406/【讀古詩品人生】題淮南寺.html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36/A05/1437/【讀古詩_品人生】題破山寺後禅院.html
(本文主圖説明:清朝永瑢《兰藻延晖》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