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建築:人類史前文明的見證
【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綜合編輯】地球上已經發現了大量的巨石建築,特點是非常高大宏偉,用非常龐大的石塊砌築而成,而且拼接得非常完美。而這些巨石要用現代化的機器才能搬運,有的甚至連現代化的工具都無能為力。
這些建築中往往都運用了十分精確的天文知識。建築物的三維尺度、角度和某些天體精密對應,蘊涵著很深的內涵。
一起來看最著名的巨石建築都有哪些難解之謎。
埃及胡夫大金字塔:巨石由人工澆築?
比如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平均每塊重達2.5噸,最大的達250噸。其幾何尺寸十分精確,其四個面正對著東南西北,其高度乘以109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乘以43200倍恰好等於北極極點到赤道平面的距離,其周長乘以43200倍恰好等於地球赤道的周長。
其選址又恰好在地球子午線上,金字塔內的小孔正對著天狼星。另外,法國化學家約瑟夫・大衛・杜維斯從化學和顯微角度研究,認為金字塔的石頭很可能是人工澆築出來的。
秘魯古文化遺址:供數百艘船同時裝卸的碼頭
位於南美洲玻利維亞與秘魯交界處的蒂亞瓦納科(Tiahuanaco)文化遺址,位於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距離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不遠,是由重達幾十噸甚至數百噸的巨石嚴密砌成。
考古學家還在巨石的縫隙中發現了一些小金屬釘,其作用是固定石頭,據推測,這些金屬釘是用金屬熔化後再倒入鑿出來石頭模子中,以模鑄方式製成。
可能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整塊岩石鑿成的石門,它矗立在長30英尺、寬15英尺、厚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門是用同一塊岩石雕鑿而成的。
在蒂亞瓦納科古城的太陽門上雕刻有1萬2千年前滅絕的古生物「居維象亞科」(跟現在的大象類似)和同期滅絕的劍齒獸。太陽門上還雕刻有既繁複又精確的天文曆法。
在蒂亞瓦納科遺址挖掘出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貝殼、飛魚化石,顯示它過去曾是一個港口,擁有完善的船塢和碼頭,其中有一座龐大的碼頭可供數百艘船舶同時裝卸貨物使用。
而建造這座碼頭所用的石塊每塊大致在100~150噸之間,最大的達440噸。根據畢生研究蒂亞瓦納科文化的玻利維亞學者波斯南斯基(Posnansky)教授用天文黃赤交角推算,該古城可能建於1萬7千年前。
探祕土耳其史前巨石陣
土耳其「哥貝克力石陣」,看起來是數十根巨大的石柱排成一連串的圓環,一根倒壓在另一根上,樣子依稀有點像是英國的巨石陣,只不過興建的時間要早得多,也不是用粗略鑿成塊的石頭堆成,而是採用精彫細琢的石灰石柱。
石柱表面刻著動物浮雕——成群結隊的羚羊、蛇、狐狸、蠍子和凶猛的野豬。這片石陣建於11600年前,比吉薩大金字塔還早7000年,石陣中矗立著現存最古老的神殿。
興建哥貝克力石陣的時代,大多數人類還生活在小型遊牧部落裏,靠採集植物、獵食野生動物為生。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神殿的建設者們能夠切割、打磨重達16噸的巨石,並在沒有輪子也沒有負重牲畜的條件下,將之運送數百米遠。
考古學家如今已經知道,在一系列推翻了學術界此前對人類遙遠過去設想的意外發現中,這處遺址是最重要的一處。
僅僅30年前,大多數研究人員還相信自己很清楚新石器革命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大致過程。新石器時代是一個關鍵的轉折期,它導致了農業的誕生,把智人從採獵為生的分散群落,變成了從事農業耕作的村莊,又從農業村莊發展出成熟的社會,有宏大的神殿和高塔,也有國王和祭司,他們吩咐臣民開展勞動,並以書面形式記錄自己的豐功偉績。
但以哥貝克力石陣為首的多個新發現,迫使考古學家們對上述假設重新斟酌。
一九九四年的秋天,德國考古學家克勞斯・施密特來到耳其東南部地區最大的城市尚勒烏爾法,不久之後在城外14公里的地方,發現了哥貝克力石陣。
二零零三年的地磁勘測顯示,至少有20道圓環雜亂無章地堆疊在一起,沒入土中。石柱很龐大——最高的有5.5米,重16噸。石柱表面刻滿了各種動物的浮雕,每個浮雕都有不同的風格,有些是概略地勾勒了一番,也有些則跟拜佔庭時期藝術一般精緻、充滿象徵意義。
山丘的其他區域分布著古代燧石。其數量之龐大是施密特前所未見——簡直就是一座新石器時代刀、斧和拋射武器的倉庫。儘管石頭肯定是從鄰近的山谷拖運來的,施密特說,「但這裡一兩平方米範圍裏散落的燧石,比許多考古學家在其他地方的整座遺址裏發現的還多。」
隨著挖掘工作的開展,一個接一個的謎題冒了出來。出於目前尚未摸清的原因,每隔幾十年,當時的人們就把石柱埋起來,用新石塊取代——在頭一個圓環裏堆出第二個較小的圓環。有時候,再過一陣子,他們還會堆起第三個小圓環。之後,所有圓環都用碎石填滿,人們再在附近造一處全新的。整個遺址大概就這麼修了填、填了又再修地過了幾百年。
更奇怪的是,哥貝克力的人們修築神殿的技藝似乎每況愈下。最早期的圓環最大,在技術和工藝上都最為成熟。隨著時間的推移,柱子越來越小,造型越來越簡陋,樹立安放的時候也越發漫不經心。到公元前8200年,這場事業似乎完全陷入了停滯,哥貝克力石陣徹底衰敗,再也沒有興旺起來。
與研究人員的發現同樣重要的是他們沒有發現的東西:人類居住痕跡。要雕刻和豎起這些石柱,必然需要數百人的勞動,但遺址附近沒有水源——最近的溪流離這兒也差不多有5公里。這些工人肯定需要有住的地方,但考察發掘沒有找到任何牆壁、火爐或者房子的痕跡——也沒有任何其他施密特能解釋成家的建築物。
他們必須吃飯,但這裏同樣沒有農耕的痕跡。事實上,施密特連炊具或烹飪用的火堆都沒找到。這裏是純粹用作儀式的處所,如果真有人住在這裏,他們肯定不是居民,而是工作人員。
根據遺址附近發現的數千塊羚羊和野牛骨頭來判斷,工人們吃的似乎是定期從遠方送來的獵物。所有這些複雜的活動,必然要有負責組織和監督的人,但現場並沒有足以說明存在社會階層的證據——沒有專為富人保留的居住區,沒有滿是奢華物品的墳墓,也沒有跡象說明某些人伙食比其他人更好。
世界各地巨石建築:史前人類的文明遺蹟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印加國首都庫茲科北郊有一古老的薩克塞華曼城堡,由重量超過100多噸的巨石堆砌、精緻雕鑿而成,其中有一塊巨石高達28英尺,估計重達360噸(相當於500輛家用轎車)。
位於古巴比倫遺址的、建於5000年前的巴比通天塔,長寬各91米,用巨石砌成,共七層,高達上百米。在英國西南索・爾茲巴尼平原,豎立著高大的巨石圍欄,一般認為已有4000年的歷史,其中巧妙地隱含了很多天文知識。非洲津巴布韋舉世著名的大津巴布韋石頭城,都是用重達幾十噸、甚至數百噸的巨石嚴密砌成,而採石場在數公里之外。
非洲埃塞俄比亞古都阿克蘇姆城遺址上,豎立著高達35米、重達二三百噸的摩天樓狀石柱。在黎巴嫩地區的古城巴爾拜克廢墟中有一座神殿,每塊巨石的質量達1200噸,而此神殿離採石場800多米遠。
在印度一座名叫「黑色巴格達」的寺院高達75米,其屋頂是用重達2000多噸的石板做成的。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亞歷山大里亞大燈塔,是一座聳立在大海上高達150多米、原高為16層的巨大白色大理石建築。而現代人類直到20世紀以後才掌握了這種高大建築物所必需的建築技術。類似這樣的巨石建築世界上還有很多。傳統觀點認為現代人類出現文明最多也不過幾千年歷史,幾千年前的人類還處在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怎麼會有如此高的科技水平呢?
顯而易見,這些巨石建築只能歸結為史前人類的文明遺蹟,它們是人類史前文化的見證。這就證明關於人類史前文明的論述是有客觀科學依據的。
【延伸閲讀・專輯】
人類文明與生命奧秘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
道德傳家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
以史為鑑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1999/7/7/人類史前文化的見證──巨石建築-5612.html
(本文圖片來源:公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