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陰陽消長 養護身心好時節

【明慧之窗記者朱靜茹、心篤綜合編輯】「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最早被確定的節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來臨。在北半球是一年中「白日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每年落在公曆六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之間。二零二四年的夏至是六月二十一日。

《曆書》記載:「斗指乙,為夏至。萬物於此皆假大而極至,時夏將至,故名也。」夏至這天,太陽到達黃經90度,陽光直射地球到了最北位置——北迴歸線,古人稱這天叫做「日北至」。此時萬物生長茂盛,開始成熟。

過了夏至,太陽直射線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逐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麵,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公有領域)

夏至三候

《禮記・月令》記載:「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菫榮。」即夏至的三候(每五日為「一候」)特色為:

鹿角解: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蟬始鳴:雄性的蟬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日在年中是一個陰陽力量循環消長的轉折點,陽氣至極,陰氣始生,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日祭祀:消除疫癘

夏至之後,陰氣一天天地加重,古人向來不喜陰氣包圍,因此,中國自周代開始就有夏至日祭祀,認為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癘、荒年與人民的飢餓。

《周禮春官神仕》中說:「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以禬國之兇荒、民之札喪。」冬至日陽氣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陰氣升而祭地祗物魅 (魅:百物之神)。致人鬼於祖廟,致物魅於墠(音扇,shàn)壇。

《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天神皆降。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地祗皆出。」祭天地人神,都為順其為人與物也。

古代天子在「夏至」之日率領群臣舉行祭典、祭土地神並祀祖,祈求土產富饒、穀物豐收。民間也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以祈求災消年豐。

周代開始有夏至日祭祀,認為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癘、荒年與人民的飢餓。(台北故宮博物院)

甚麼是三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進入伏天,伏天即夏天。「三伏」是指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這一段時間。

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是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

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會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夏九九歌謠

所以有的地方有「夏至」數九過酷暑的歌謠,即夏至開始,每隔九天為一個「九」,逐日記錄「九」的進程及氣溫變化情況,到「九九」八十一天,則暑消秋涼。

宋代陸泳事撰著的《吳下田家志》中就載有《夏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渾身汗濕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半夜尋被子;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夏至風俗

夏至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民間有很多夏至的節俗。此時新麥剛收割,很多地方會配合時節吃麵或麵食,有「嘗新」的意涵。清代《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師俗諺說:「冬至餛飩,夏至麵。」

古人在夏至也有避暑的風俗。南宋時,宮中和民間親水納涼、避暑賞花成風尚。飲用涼食降暑盛行,因此涼湯、涼茶、冰鎮酸梅湯等食物很普遍,夏天食物多調醋,少鹽、少薑、少蒜、味清淡。廣東地區還講究涼補,煲涼性食物滋補。

而三伏日人們常食欲不振,往往比平時消瘦,俗謂之「苦夏」,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夏至之日陽氣至極,陰氣始生,從陰陽消長的觀點來看,正是一年過半的標誌,陽氣由盛而衰,是一種漸進的遞變。防暑避暑之中,正是調整身心以及一年計畫的時候。

夏至的習俗和炎暑防暑避暑以及物產收成緊密相關,反映了順應節氣過好日子的生活智慧。

節氣與疾病 天人合一的養生觀

古代醫家有「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的說法,認為人體合於四時陰陽則不會生病,這是中國古代醫學「天人合一」的陰陽消長規律的觀點。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科學是將人體、生命和宇宙融合為一體的科學,與現代科學分割學科的方式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

一年有二十四節氣,這二十四節氣的更替均可反映氣候的變化差異,對疾病的發生和變化也有不同的反映。

立春前後,是生物激素變化最旺盛的時期,人們過敏性疾病增多,皮膚容易發癢或出現濕疹,鼻炎患者病情加重;人體內血液循環旺盛,易於上火,血壓升高,痔瘡患者容易發生出血。

穀雨到端陽節是陽氣越來越旺盛時期,人體頭、胸部血流上沖,不少人會出現心悸、眩暈等症狀。小滿、芒種到夏至期間,多是梅雨季節,乾燥性皮膚病患者症狀有所改善,濕性皮膚病和風濕熱、久治不癒的神經痛患者的病情多數加重。

小暑、大暑到處暑,氣候轉熱,腹瀉和痢疾、腸胃病等增多,有的人因炎熱而中暑,出行時一定要記得做好防晒和補水。

白露到秋分期間,早晚溫差變化大,易引起鼻炎及哮喘。寒露、霜降到立冬期間氣候逐漸下降,哮喘會越來越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痔瘡患者也較前加重。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接近立春時瘙癢症狀又會加重。

氣候變化與人們身體健康密切相關,氣候變化規律是宇宙運行規律的一種表現。人也是宇宙中的產物,那麼就要受宇宙特性在人類這一層的表現的制約。人們如能掌握氣候變化規律,主動調節自身,對增進健康大有益處,才能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這也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都談到了「天人合一」觀。(《軒轅問道圖》局部,描繪黃帝在崆峒山問廣成子。公有領域)

【延伸閲讀】
觀天之道 執天之行 — 感悟「天人合一」
帝堯的治國之道
小滿節氣送祝福 天降透雨這一方
化解瘟疫劫難的無價特效藥
您看過貴州的藏字石嗎?
暑天送寶

【延伸閲讀專輯】
四億華人三退
破除無神論
兒童教育
道德傳家
珍惜人生

明慧網原文:
農曆常識:夏至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6/19/104046.html
【神傳文化】甚麼是三伏?何時入伏?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2/18/95188.html
節氣與疾病關係淺談 http://huiyua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3/5/959.html

(本文主圖來源:瑞士法輪功學員攝影作品)

您可能喜欢我们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