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文章】《科學》: 植物發展間隔2.5億年 再次否定進化論

【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綜合編輯】《科學》期刊(Science)二零二一年九月十七日發表論文指出,地球上植物的發展出現了兩次跳躍,之間間隔長達2.5億年。在這麼長的時期內,植物並沒有「進化」的動作。

還有一些自然生物現象明顯違背了「適者生存」、「用進廢退」學說,看了這些例子,或許也能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

【聽文章】

《科學》: 植物發展間隔2.5億年 再次否定進化論
0:00
/12:27

斯坦福大學教授:停滯階段最令人意外

根據《科學》期刊的論文,這項植物發展研究由斯坦福大學引領。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斯坦福大學地球學院的地質科學助理教授安德魯・萊斯利(Andrew Leslie)說:「這中間(發展)停滯的階段最令人意外。植物先是出現第一波演化高峰,陸地上出現大量植物品種,然後發展出現停滯,過了很久之後又出現第二波演化的高峰,這一輪的演化出現了各種開花的植物。」

按照進化論的假說,地球上的植物是逐步地從苔蘚那樣最簡單的植物發展到陸地植物、再到會開花的植物,複雜度不斷增加。然而上述研究再次否定了這個謬論。

開花的植物是植物中最複雜的群組,科學家很難把它們和像蕨類針葉樹這些簡單一些的植物進行對比。所以很長時間以來,植物學家總是針對某一大類的植物家族進行研究,大多數的研究都是針對沒有花朵的植物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演化發展,而鮮少有人想過這些植物怎樣「進化」出會開花的同類種屬。

開花的植物是植物中最複雜的群組。(明慧網)

研究人員描繪在泥盆紀初期,即距今大約四億二千萬年至三億六千萬年前,陸地上的植物經歷了第一波繁榮潮,當時沒有任何脊椎動物。在泥盆紀之後,動物種類突然變多,開始出現身形較大的動物。但是,這個時期植物的發展停滯了。

「到了距今1億年前,才真正出現了通過昆蟲授粉、以高度複雜的花朵作為生殖器官的植物,在這個時期突然出現了大量會開花的植物。」萊斯利說,「在這兩次較大的變化之間,有著很長的時間間隔。」

美國高級科學家:進化論的敘述一片混亂

另據《科學》二零二一年五月七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自達爾文進化論以來的關於人類起源的大多數解釋都與化石記錄不一致。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部門高級科學家塞爾吉奧・阿爾梅西亞(Sergio Almécija)表示:「當你閱讀人類起源的敘述時,它簡直就是一片混亂,沒有任何共識。」

另一位作者、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部門助理館長阿什莉・哈蒙德(Ashley Hammond)說:「當我們把所有證據考慮在內,也就是現存的和化石的猿類和類人猿,我們很明顯發現,以現存的少數猿類物種為理論依據的人類進化學說,純屬一孔之見。」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從未發現人和猿之間的過渡物種的存在。化石的證據顯示出物種往往表現為停滯不變、突然同時出現、又突然消亡,這是常規現象。物種的基因的穩定性極難逾越。以著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為例,五億三千萬年前的寒武紀時期,生命出現飛躍式發展,多種動物突然大量出現,而在其後的幾億年至今都十分穩定,拒絕「進化」。

達爾文當初膽膽突突拿出的假想「進化論」謬誤百出。事實上,能支持進化論的考古證據從未被發現過,人類從未發現過任何兩個物種中間過渡狀態的生物化石,人類文明史中也從未出現過所謂進化的中間狀態的人或動物。相反,科學家們發現的大量考古證據足以推翻進化論,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成果正在顛覆無神論和進化論的謬論基礎。

人類從未發現過任何兩個物種中間過渡狀態的生物化石。(pixabay)

一些有趣的自然生物現象

有一些自然生物現象,明顯違背了提倡進化論者提到的「適者生存」、「用進廢退」學說。

章魚的大眼睛


生活在深海中的兩種動物,章魚和烏賊,牠們每天待在漆黑的環境中,大部份跟牠們生活在同樣環境的魚類都是盲眼的。奇怪的是,章魚和烏賊的眼部構造,竟然與人類的眼睛大致相同。

依照「用進廢退」假設,牠們實在用不著這雙大眼睛。按照「適者生存」理論,牠們這雙眼睛並不會增加生存競爭力,因此這個例子剛好說明了進化論的假設錯誤。

毫無競爭力的寄生蟲


寄生在羊肝中的肝吸蟲,母蟲每次產卵約一千五百萬個,卵會隨著羊隻的糞便排出。牠的繁衍方式很特殊,必須有一種蝸牛爬過,卵附著上蝸牛,經由蝸牛移生於植物上,再由羊只吃下植物,回到羊肝中繁殖。

在此過程中,一千五百萬個卵大約只有十多個卵能存活。這種繁殖過程,在物競天擇中應該不容易與其他物種競爭,但是肝吸蟲幾百萬年來,都是用相同的方法繁殖。

慢吞吞的樹獺


生活在澳洲樹上的樹獺,行動非常緩慢,排泄時必須爬到地上來,雖然它在土地上的排泄有助於增加樹木的養份,但是由於它行動緩慢,地面上的捕食者很容易伺機將其捕捉。

有很多動植物的繁殖、生存過程,都有類似這樣不合理的情況,按照物競天擇的說法,應該很容易被淘汰。但是這些動植物早已生存很久了,而且許多動植物的生理結構在百萬年間都沒有重大改變。

按照物競天擇的說法,行動緩慢的樹獺應該很容易被淘汰。(pixabay)

始祖馬的疑問


人們常常引用馬的進化作為循序漸進的例子。據說在始新紀的岩層中發現了一種叫做始祖馬的小種四蹄獸化石,於是,有科學家宣稱它是現代馬的祖先,認為它的特徵與現代馬相符,表示了一種漸進的進化形式。

然而,目前發現的考古證據並不完全支持這個觀點,由於以下原因,我們還不能肯定始祖馬就是現在馬的祖先。

1. 有科學家解釋說,始祖馬的體形比現在馬小,可見它是逐漸由小到大,進化到現在馬的體形。這種說法顯然不合理,因為今天存在的馬種仍有大小之分,比如迷你馬比一般的馬小很多。

2. 始祖馬和現代馬都同樣有十八對肋骨,而人們認為是中間形態的一種馬(學名Orohippus)有十五對肋骨,同時另一種中間形態馬(學名Pliohippus)卻有十九對肋骨。

3. 始祖馬的骨骼結構與現代的蹄兔相當類似,這一點人們並沒有完全認識到。一些科學家相信,始祖馬與馬毫無聯繫,它可能是蹄兔的變種。

總之,化石證據並不能說明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進化理論;相反的,許多高等動物的化石往往突然間出現在某個岩層裡。生命的起源究竟是怎麼回事,多年來仍是許多科學家不解的疑惑。

活化石腔棘魚3.77億年未發生變化

俗稱「活化石」之一的腔棘魚,經過3.77億年時間未發生變化。進化論者曾設想,腔棘魚在6000萬年前已經滅絕。但是自從1938年人們在南非發現一條活的腔棘魚之後,陸續發現更多的腔棘魚。目前已知腔棘魚喜歡在印度洋100米深水區內生活,而且是「一夫一妻」制。

此外,內蒙古發現的七鰓鰻化石可以追溯至1.25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晚期,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員發現,今天的七鰓鰻與1.25億年前的發育階段及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並無多大差異。科學家們還發現,億年前傳花粉的蜜蜂、近2億年無進化的蕨類植物都是億萬年來堅決「抗議」進化的「釘子戶」

分子生物學研究不斷否定進化論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物理學博士湯姆斯.塞勒(Thomas Seiler)二零一六年發表演講揭示:進化論者不僅沒有從分子生物學中得到進化證據,反而找到說明進化假說錯誤的實例。

塞勒博士指出,進化論者掩蓋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果,比如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相似度研究,僅僅根據3%DNA的測序,即做出片面的結論認為相似度為99%。事實上,97%的DNA基因代碼功能是人們不知道的。

分子生物學方法不斷證實,進化論是個錯誤的設想。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希(Behe,M.J.)曾在《達爾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書中指出,進化論者根據化石所顯示的物種跳躍式變化的特點,設想進化是所謂的加速進行。但是,分子生物學顯示所謂自然選擇的基因突變機會越來越小,那麼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加速進化因素。

【延伸閲讀】
讀一本奇書 英國傑出科學家成就更美好人生
哈佛畢業生的求索和收穫
科學發現:宇宙是輪迴的 被設計出來的

【延伸閲讀專輯】
破除無神論
荒謬的進化論
茶餘夜話

明慧網原文:
天地蒼生(第十期)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8/4/227912.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1/10/13/植物發展間隔2.5億年-再次否定進化論-432472.html

(本文主圖來源:pixabay)

您可能喜欢我们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