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承傳與弘揚傳統文化(下)天人合一觀

文/靜遠(明慧之窗記者金弘怡編輯)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他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

孔子的天命觀是以弘揚道義、承繼傳統文化命脈為己任的,認為這是上天賦予的使命,所以必須做好。儘管屢遭逆境,也要難行能行,始終堅定「道濟天下」,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大貢獻與影響。

一起來看看孔子提出的一系列思想道德規範。

(接前文

孔子提出的一系列思想道德規範

「天人合一」

以德配天是孔子「天人合一」觀的主旨。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讚天地之化育,天道之永恆,天地之無私,上天的生生之德使萬物具有了勃勃生機,而且各安其位,這是天對萬物的「仁愛」。

作為儒家「群經之首」的《易經》中說:「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人類要「繼」天地之「善」,「成」天地之「性」,「大」與「廣」天地之「生」,「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以達「天人合德」。

因此可以說,「天」在儒家思想體系裏構成了一個最高的概念,天人合一在儒家傳統思想中佔主導地位。舉凡宇宙萬物之起源、人類社會之形成、倫理道德之標準、人類未來之命運等,無不可以從有關「天」的論述中得到解釋。

《中庸》開宗明義地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認為人服從天命,是一種道德行為。

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是說德是天之所予我者,我受命於天,任何事情都無可奈何於我。

從儒家看來,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源,仁義禮智本性乃是天的賦予,是人心中所固有的,但由於人們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迷惑,要通過修身,去除各種私心雜念,從而達到一種自覺的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以德配天」、與天地「合德」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確表達。

孔子推崇先古聖王效法天道,與天地同心。他稱讚堯帝「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意思是: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堯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以無私之心關愛天下眾民。

他稱讚舜帝「德若天地而靜虛」,意思是:舜帝仁愛好生,他的德行猶如天之高、地之厚,而又寧靜謙虛,這也是儒家所講的「內聖外王」之道,即內具聖人之德而外行王者之道。

孔子稱讚舜帝仁愛好生,他的德行猶如天之高、地之厚,而又寧靜謙虛。(《純孝圖》,講的是舜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台北故宮博物院)

「仁」

孔子將「仁」作為實現貫通天人關係的重要途徑,通過「修己」、「安人」的修養功夫體悟「天人合一」之境。

「仁」是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孔子提出「仁者,愛人」、「泛愛眾」,認為應當不分遠近親疏地愛一切人,並進一步闡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孔子更具體指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這五者就是「恭、寬、信、敏、惠」,因為「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這五種品德,都建立在對人的尊重關心和體諒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學生要在這四個方面學習:學問、言行、忠恕和信義。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是與義、德、忠恕、禮、樂等相聯繫而構成一個整體倫理結構,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所以「仁人」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

顏回問仁,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意思是:如果你能夠戰勝自己的私慾並且回歸天理,那麼天下人都會稱讚你是個仁人。

儒家認為,人之所以為人者,在於人有道德,德是人的立世之本。德治與仁政也是以個人修養為前提的,立德修身是完善人品操行,達到崇高境界、具有博大仁愛胸懷的必由之路。

孔子肯定道德需要個人勤奮的修為,強調「為仁由己」,「求仁得仁」,認為「我欲仁,斯仁至矣」。他指出仁人君子對自己要求嚴格而全面,對別人寬容而簡約,要替他人著想,善待、幫助他人。

他提出道德修養中的克己自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禮」

「禮」是孔子思想學說的另一個重要範疇。孔子所謂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各種倫理關係。「禮」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儀典、朝聘、冠婚喪葬、會盟等等方面的禮節儀式,對這些禮節儀式,孔子不但認真學習、履行,而且要求弟子們嚴格遵守。

他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行事,「立於禮」、「約之以禮」,說:「不學禮,無以立」。把「禮」的規範內化為思想和行為的自覺性,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認為和諧的倫理社會為敬天地,位君臣,合父子,明長幼等,強調注重調整天人關係、人際關係和各種意識形態的關係,以建立起圓容的、安定的、和諧的社會秩序。

「中庸」思想

孔子還提出了「中庸」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之道是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種原則。

儒家認為用「道中庸」、「致中和」的準則來調控,以達到至誠、至善,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那麼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到和諧的境界了。

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這裏「中」就是正確不偏,「庸」就是正常不亂。

《論語》中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和」有調和、和諧之意,先王制禮作樂來調節人們的行為規範,以教化天下,中華民族向來講究「和為貴」,實現平天下的理想所仰賴的是仁政與修德,所謂「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中華民族向來講究「和為貴」,實現平天下的理想所仰賴的是仁政與修德。(《蘭亭修褉圖》局部,明 李宗謨,台北故宮博物院)

結語

孔子曾以仁德之舉扭轉危局,被稱為善之善者也,也使人感受到其承繼道統,傳續千古文脈之浩然正氣。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弘揚仁政理念。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儒家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之一,「忠孝節義」是人生於世的標準,「仁義禮智信」成為規範人和社會的道德基礎。在這些崇高精神的激勵下,歷史上無數仁人君子,譜寫出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永垂青史的宏偉篇章。

正是這樣的價值取向和人生理想追求,推動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征服千難萬險,越過漫漫歷史長河走到了今天。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傳統文化是能使人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文化。追求天人和諧,重視個人修養,使人明辨是非,擇善而從,追求真理,能使真正的自我生命有美好的未來。

(全文完)

【關聯文章】
孔子承傳與弘揚傳統文化(上)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延伸閲讀】
水的德行與智慧
觀天之道 執天之行——感悟「天人合一」
神傳文化中「樂」的神奇功能
名畫欣賞:《蘇格拉底之死》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4/2/5/孔子對傳統文化的承傳與弘揚-287225.html

(本文主圖來源:公有領域)

您可能喜欢我们的帖子: